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该有思想逻辑思想宣传范本合集,供大家参考。
【导语】: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需要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理论源于实践,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理论,中国理论因伟大的中国实践而闪烁着耀眼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我们要坚定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担当,坚持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实践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深刻认识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职责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于这一历史巨变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新境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继列宁主义之后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党的xx大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
中国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实践的重大历史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履行好的神圣职责。
不断增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把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作为终极关怀,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提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民族和国家利益,又着眼人类长远发展,在诸多领域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如,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以对人类未来命运的高度关怀,成为当今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推进全球治理最鲜艳的旗帜;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全新境界,创新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已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体制机制。通过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形式,立足中国实践,深入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总结重大实践经验,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马克思主义专家、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完善马克思主义教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个民族要跻身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引;一个政党要实现理论创新,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二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旗帜是真正高举的,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真正信仰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正坚持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主题宏大、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是一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开辟了新境界。可以说,这一重要讲话既是一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又是一篇新时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动员令。
深刻认识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讲话深情回顾了马克思的主要生平,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刻重温了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他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用“三个一生”来阐明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这“三个一生”的概括真挚、鲜明、精辟,深刻反映了马克思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强的革命斗志,具有伟大的思想境界,具有不朽的丰功伟绩,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不愧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讲话中还强调指出,“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马克思在自己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尽最大努力帮助革命战友,马克思与妻子燕妮患难与共,谱写了理想和爱情的命运交响曲。马克思这种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的品格,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伟大的思想家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立体又多彩地描绘了马克思的光辉风采和特有气质,使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崇高形象栩栩如生地耸立在人们面前。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
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深入学习重要讲话,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第一,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对所处时代和世界进行了深入考察,是因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第二,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这“四个理论”的概括和阐述,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功能,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第三,深入把握“两个深刻改变”。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所谓“深刻改变世界”,是说以《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蓬勃发展,“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欧亚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诞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力量。所谓“深刻改变中国”,是说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并正在走向强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让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实现。在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思想理论的引领下,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是结合实际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他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这九个方面的思想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都是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行动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提出来的重大学习实践课题。学习好、实践好这九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必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九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具有鲜明的开创性、时代性、实践性特点。
深刻认识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政治任务
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为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最鲜活、最有力、最直接的指导思想。要把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政治任务。
深刻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在讲话中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新时代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讲话中既强调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的神圣职责,还就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重要原则和实践途径,向全党同志发出了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对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毅品格,对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的坚强决心。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理论渊源上来自于作为忠实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只有守望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才能永志不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激励和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的根本途径和现实基础。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奉者与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一以贯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前程充满自信。
追求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目标建构中确立初心
无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共产党,顾名思义,就是姓“马”、姓“共”,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息,百折不挠。
共产主义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厚重的真理光芒。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守望初心而矢志不渝,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始终注重顺应时代潮流,从而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加以遵循和信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共产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指导与激励。
共产主义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的价值引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在古代中国有圣王之世、大同社会等,在西方有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等。相比之下,只有共产主义才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社会最科学最美好的构想,是迄今为止人类的最高理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民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他们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才能最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统一起来,书写了坚守初心的精彩华章。
共产主义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严格的行为律令。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之所以并非虚无缥缈,乃是因为它作为思想力量、精神鼓舞和目标指引,都切实发挥着修炼党性、陶冶心性、升华人性的重要作用。能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判断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恒久标准。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和本,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正是这样一种对理想的执着和实现理想的坚毅,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胸怀大志、脚踏实地,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坚持和运用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诊断:在制度批判中强固初心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就是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初心的孕育也恰是来自于对资本主义在批判中的超越。马克思主义者是批判者、革命者,对资本主义总体上持批判态度。正是对资本主义病症的科学诊断,才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在揭示资本主义价值增殖逻辑中强固初心。尽管在历史中曾起到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压迫人、剥削人、使人不成为人的制度,这是它必然要遭到抛弃的根本所在。一百多年来,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的判断却没有过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的本性是通过运动实现价值增殖,而资本的运动是无止境的,哪里能够实现价值增殖,它就会推进到哪里;资本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占领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资本主导的逻辑一定意义上能解决“物”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人”的问题,并且会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资本主义的病理机制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的关系,而不能本末倒置。
在认清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面目中强固初心。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利益驱动下的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史。冷战期间的两大阵营对峙,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新的“进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安排等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冷战后,凭借这个“一体化”所形成的种种制度机制和前所未有的霸权力量,资本主义强国综合运用贸易、战争等手段在全世界攫取了前所未有的“霸权红利”。资本主义发迹史、发展史警醒世人,守望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只有借助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才能扬弃资本主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定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彰显着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
在把握资本主义的深刻社会矛盾中强固初心。近些年来,调整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如经济复苏进程依然十分缓慢,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发展成果没有被广泛分享,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表现出的综合性病症。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内部矛盾外部化,是当今世界出现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根本原因。深刻的现实危机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诊断与批判是不易之论,进一步强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而奋斗的初心。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自信中守望初心
世界之变、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使得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方案。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实现初心的根本途径和现实基础。
道路自信具有严密的历史逻辑。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铁一般的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道路自信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以高度的自信和创新精神,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这给予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极大的理论自信和理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激励和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的强大动力。
道路自信具有强劲的实践支撑。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毋庸置疑的,在保持发展的自主性、独立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毋庸置疑的,在经济发展结构、工业生产体系、人民文化素质、公共管理效能和政党权威性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成绩值得赞叹。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得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所未有地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四
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实践家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之所以被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不仅因为他创立的学说开创了人类思想革命的新纪元,是迄今为止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峰,而且因为马克思主义引导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力量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是基于理论逻辑、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对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也是对马克思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纪念。我们一定要遵循重要讲话精神,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斗志,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开创的事业,不断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贡献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颠扑不破的真理体系
科学性即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空前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造成并暴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两极严重分化,经济危机频发,劳动人民备受压迫。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人类认识史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说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根源,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世界大战,革命风起云涌,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曾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列宁深入研究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认为在资本主义统治链条最薄弱环节可以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劳动人民自己的政权。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打开了缺口,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出路。从此,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历史命运被极大改变。毛泽东同志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和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0xx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成功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伟大的革命实践和国家建设中,毛泽东思想应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辟分析国际国内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的政治自觉、政治勇气、政治毅力、政治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开辟了光明前景,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攀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新高峰,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是与时俱进、颠扑不灭的伟大真理,是始终照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推进历史前进的永不熄灭的灯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实践贡献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优于人类一切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党的xx大以来,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影响之深,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正是这些伟大的社会实践孕育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社会实践。
实践探索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的科学理论必须通过伟大的社会实践才能展现其真理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实践要求突出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上。基本方略首先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表明,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沦为空谈。基本方略还规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新格局,全面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展开,每一个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思想化为行动的导航仪、路线图、方法论。
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有人妄言历史已经终结,有人认定只有西方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事实证明了这些观点的错误性。几十年来,我们党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并将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是通向现代化的光明之路,只要找准方向、确定道路、坚定不移、驰而不息,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宏大的世界视野,又彰显出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情怀。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一带一路”指明了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向,使相关国家能够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全人类最重要的实践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一方面,从世界社会主义520xx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趋势也没有改变。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是社会发展“大的历史时代”的时代产物,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国情,它紧扣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党的xx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从而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时代视野,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奏响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最强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开启了新时代,也必将引领新时代。
中国所处的当今世界,既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又是一个正在深刻变革的时代。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世界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矛盾更加尖锐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仍然生活在战争和冲突的阴影之下。“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在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上发出了“时代之问”。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深刻分析了21世纪的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总结了“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三个关键词,明确提出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愈发显现出跨越时代的真理魅力。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完美地回答了“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了伟大的时代意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把握历史脉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五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如所指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但是,中国的发展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话语优势,一些人仍然唯西方话语是从。实际上,中国奇迹的奥秘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善于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提升中国经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也为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和精髓,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和理论表达,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其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民族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牢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力彰显新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能否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我们能否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紧密相关。强调,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旗帜鲜明反对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时代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内在逻辑和未来趋势,聆听时代声音、彰显时代精神、揭示时代规律、把握时代方向,解决当今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不断彰显时代精神、总结时代规律、解决时代矛盾、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科学性的本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奥秘所在,也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途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列宁就是基于欧洲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实际以及俄国经济和工人阶级运动发展的实际,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而在其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的机遇,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列宁主义,取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而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从世界社会主义520xx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时代没有过时。但具体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从我国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很显然,解决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熟人社会矛盾的传统伦理、解决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社会矛盾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解决西方后现代社会矛盾的后现代主义等,都不可能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问题。要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彰显新时代的精神,聆听新时代的声音,回应新时代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新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就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这就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接受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形式、手段和技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单纯使用现代多媒体形式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是要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大众,关注、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是要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深入浅出”,即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阐释、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向人民群众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入浅出”而不能“浅入浅出”甚至“不入就出”,更不能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将现实中隐含的理论问题用晦涩、含糊的语言遮蔽起来,而是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揭示出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讲话和文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来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从而将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转化为话语优势,不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今天,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形式,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推荐访问:思想 新时代 合集 新时代该有思想逻辑思想宣传范本合集 新时代该有的思想逻辑的思想宣传范文5篇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sixianghuibao/2022/0611/2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