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1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1-15 18:05:02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19篇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策略摘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两者融合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误区和原因,然后在融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19篇,供大家参考。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19篇

篇一: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策略摘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两者融合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误区和原因,然后在融合创新要求的指引下形成创新机制,并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培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和规范化等方面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实现路径,通过多种形式搭建融合创新的保障措施。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脚步迈向终段,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2012年教育部又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专门指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了在教育领域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目标。在过去的20年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解决教育信息化难题的一大关键。而纵观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整合仅仅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而融合则是整合的高级表现形式和发展目标。国家在纲领性文件中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这个词汇代替了流行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强调了在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中去,使两者从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变成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要发生改变,立场要更加鲜明,层次要更加深入,目标也要更加远大。而通过对过往20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理论层面,融合的理论已经初具规模,而在创新模式方面却没有很明显的突破。而实际情况则是受制于中国教育生源过多、教师资源匮乏,很多一线教师没

  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模式,因此提出适合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1.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误区。1.1.1把技术和教育教学进行叠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教学也是由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教学评价等诸多元素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是把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转移到屏幕上、电脑上、手机上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而是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辅助学习,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进行猜想、分析、概括、总结、创新等思维活动提供必需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既是组织者、学习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计算机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果简单生硬地把多种信息技术相互叠加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非但不能在教育教育中发挥技术优势,更有可能使技术成为点缀、装饰,甚至累赘。1.1.2过分强调信息技术而忽略教育教学本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立足点应该是教育教学,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的程度,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都是不能动摇的。但现实中的做法往往过分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地位,过分夸大了新技术的影响力,甚至出现了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刻板现象,将新技术的应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强调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形式感。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看似整个教学活动热火朝天,但效果很难得到保障。也就是说,并没有从教育教学本身的内涵出发去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1.1.3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各种信息媒体的发展的确拓展了教育资源的维度,但如果教育者没有把握好度,舍弃了教学环节中对

  学生的启发环节,一味地追求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将本来用作引导学生思考的时间由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资源占据,那么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会禁锢他们的思维,削减他们的想象力。学生看到的内容多而杂,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沉淀,很容易先入为主,大脑中留下的都是别人的观点,形成思维定式,很难有自己看问题的独特视角,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2制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原因分析。1.2.1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赶不上技术更新目前,有的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特别是对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有抵触情绪,其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传统意义上的授业和解惑,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专家曾指出,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层面上,技术永远都不是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者本身。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只有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保证自己不落伍、不被时代淘汰。1.2.2教师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制约我国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很多在岗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以后才接触信息技术的,而我国的教师培训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又非常有限,很多学校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成后再对其他老师进行培训。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不少人力和资金,但绝大多数老师接受的是二手培训,囿于间接培训者的领悟力和传达表述能力,二手培训的效果大大缩水。还有大部分老师在工作中独自摸索,自学成才。因此,近年来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信息素养不高,很难敏锐地捕捉最新技术动态,难以将新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更谈不上和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1.2.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学生有

  一种天然的惰性,在学习上等、靠、拿,自主学习意识没有被激发,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力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独立性不强,即使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而不发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因此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的状态若不改变,将很难实现高效率的学习。2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策略2.1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创新并驾齐驱。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无时无刻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不断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但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系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能成为唯技术论者。既要敏锐地捕捉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汲取营养为我教育所用,又要避免被新技术牵着鼻子走。说到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点还是教育教学本身。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对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和对教学体系中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使教育理念能够与时俱进。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高级目标。只有在较宽广的大教育视野下才能更客观地看待信息技术,才能促进二者的融合及创新。2.2构建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尽管新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整个教学效果仍然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也会影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因此,教师自身要注重学习和提高,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被传统的教育思维所限制,仍然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教师应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此外,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从政策、渠道和资金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多信息化培训的机会。不仅是新老师的入职培训要融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对老教师也要不断增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培训内容,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学习,从而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信息素养,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2.3构建信息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也培育出了大批信息化教学资源。比如在教育部以及下属各级教育机构的组织下,开发了大量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慕课等。近几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教育领域又及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各种比赛,鼓励老师们开发微课、微视频,以便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这些教学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花费了老师们很多时间和心血,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教学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们应该汲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在构建信息教学平台、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探索资源共享的机制,让这些凝聚教师智慧和心血的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2.4构建有效的学习评估和反馈机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即完成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向以培养能力素质为主的新型教学生态环境转变。因此,原来那一套关于学习的评价和反馈体系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估应该重视学习过程,构建为了学习的评价反馈机制。基于新的教学生态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实现对大学生动态的阶段性考核,更多地关注学习本身,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对象,充分

  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出发点和学习途径,探索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弱化,而突出其促进学习的功能。3结语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不是二者简单的叠加,而是首先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营造一个新颖、愉悦、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环境,开发出个性化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共享平台,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通过教育培养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的高级目标。参考文献[1]张永涛,藏智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大学教育,20131489-90.[2]李玉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与趋势[].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3-8.[3]杨子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与实施[].职教通讯,20153668-69.[4]任友群.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中国大学教育,2015197-103.[5]潘琰,李春杰.教学的嬗变信息技术与大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与职业,20152733-37.[6]任建华,赵强.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邢台学院学报,20162160-162.[7]陈志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291-94.[8]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7194-98.作者郑路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篇二: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第三章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2012年3月

  目录

  序言................................................................................................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3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3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4第三章发展目标......................................................................5第二部分发展任务...............................................................................7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7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9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1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5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7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19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21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22第三部分行动计划.............................................................................25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25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27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28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29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31第四部分保障措施.............................................................................34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34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34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35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36实施..............................................................................................38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1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2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3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

  4

  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

  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第三章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5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6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缩小数字化差距。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针对基础教育实际需求,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

  7

  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栏一: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

  8

  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

  支持力;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2.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

  变化;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

  9

  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院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

  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

  10

  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开展人才需求、就业

  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

  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

  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专栏二: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

  2.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

  3.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

  4.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

  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

  12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专栏三: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校园网覆盖范围、带宽、安全及泛在信息平台的普及使用情况;

  13

  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及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支撑情况;

  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与使用情况;

  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使用情况。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维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开展情况及针对专业领域的科研网络社区建设与使用情况;科研条件与资源的共享情况;信息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情况。

  14

  4.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主要维度是: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公共教学与科研资源对校外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学科教育的辐射情况;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应用情况及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辐射情况。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建立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探索国家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鼓励建设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充分利用包括有线电视网在内的公共通信网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推动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15

  加快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展高等学校网络教育,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成人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开放教育模式。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探索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模式,加强继续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遍及城乡的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促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相关信息系统与支撑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办学、管理及相关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服务。

  专栏四:2020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

  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课程资源通过评估与认证的情况;家庭可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及利用率。2.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

  16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满意度;为国家开放教育提供信息化支撑情况。3.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数据互联情况;办学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制订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17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扩大和延伸招生、资助等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完善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信息化平台,支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专栏五: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

  管理信息标准化和数据互通情况;信息化对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支撑程度;师生、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2.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

  18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共建共享环境、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性能信息化教学科研环境,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传输资源,实现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根据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率先实现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探索国家公益性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19

  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师生、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完善各种资源库,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投入建设,发挥多方优势,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减少低水平重复开发,实现最大范围的开放共享;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支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和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标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和应

  20

  用推广保障机制。加快标准制订步伐,完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采标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互联互通。

  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师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到2020

  21

  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到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全部达标,持证上岗。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

  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提高实践能力,鼓励高校信息化相关学科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和学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

  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22

  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

  23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

  24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为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着重解决国家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领域共性重大问题,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各行动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

  25

  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规范汉字和普通话及方言识别系统,集成各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字库和语音库。

  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技术与使用基本标准,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采用引导性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制定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政策,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6

  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试点,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普及建设高速校园网络及各种数字化教学装备,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的信息发布、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

  27

  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等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持续推进并优化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和对接,积极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高校科研协作与知识共享环境,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方法创新。

  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选择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及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验区,探索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工作。

  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质量、招生考试、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等状况的有效监管,提供教育考试评价服务。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28

  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展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并实现与国家级系统的有机衔接。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模式,为本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服务。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制订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与要求,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带动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电子学籍建设,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管理与应用的技术平台与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

  29

  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到2015年,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和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50%的管理人员完成初级培训。

  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规范。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到2015年,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设立标准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和推广应用服务机构。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探索信

  30

  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

  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开发能有效支持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一批学科优势明显、课程体系完善、与实践领域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和培养一批能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到2015年,建成30个左右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

  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的全面覆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方式,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31

  (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

  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实施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CEBSat)升级换代,建立适应卫星双向应用的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择机发射双向宽带教育卫星,提供20Gbps以上带宽,提供交互学习和培训区域点播、广播服务,同时为偏远地区教育机构提供接入国家教育宽带网络的传输服务。

  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

  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建成覆盖全民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实现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互联互通,支持开放大学开展社会化服务,构建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

  32

  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网络。

  33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

  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

  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制

  34

  定和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税收优惠等调控手段,培育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

  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结合教育信息化需求,开展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基础科研,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确保数字教育资源、软硬件资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整合设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以多种方式设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项目,支撑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经济可行的特色装

  35

  备研发与推广。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制定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

  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加强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文化的侵害。

  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进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

  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

  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

  鼓励多方投入。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36

  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根据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

  37

  实施

  本规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和督导实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以本规划为基础,制订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业内企业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施行目标考核。按照本规划定义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和阶段建设指标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

  推广试点示范。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建立支持环境。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

  38

  战略加以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为本规划的落实创造支持条件。

  39

  

篇三: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我国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要在教学理念、课堂环境中融入信息技术的要求。目前,我过的教育教学正在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化改革,要求以实现培养素质人才为目标,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课堂教学。关键词:课堂教学;融合方式;培养人才

  一、信息化时代是未来趋势1.1、信息化改革趋势目前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是我国教育的主题,这场教育改革需要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漫长和曲折的道路,没有经历过风雨,怎么看得见彩虹。在国家大力支持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所有相关部门必须对教育教学持续努力的探索记忆钻研,将其研究透彻,积极实践,这样才可以开拓教育教学的新边界。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让学生可以体会到一个全新的科技课堂,可以让他们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在一个信息化的课堂中上课,这是具有划时代性的,信息化技术的加入,让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虽然信息化课堂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融合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说,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考试升学依然是所有老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基于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其中具体表现为老师教学侧重点无法取舍,究竟是为了考试实行学生的传统教学,还是要设置更多的活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这种选择困难给老师和学生在探索的道路上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其中也妨碍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程。1.2、信息化的区域平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点实施的地方是在重要的城市内,但是对于农村或者边缘地区的城镇是没有给予很多关注的,在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边缘地区的对比,投入的资源也存在非常大的悬殊,这是不公平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是所有学生的权力,不是特权主义,这不但对于农村学生的心理以及成长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而且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也造成了差异,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从新制定方案,务必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以及实际实施落实到所有的地方,细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分享这场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改革。1.3、信息化教育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需要交流以及及时的反馈。交流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没有了交流所有的创新以及活动都没有办法实现,在这场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交流必不可缺,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组织机构都参与在这场巨大的交流会当中,其中包括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等。只有交流讨论才可以让这场教育改革更加快,更加有效率。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育融合主要是让课堂信息化与技术化,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化,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把课堂中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这对于课堂的效率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好

  的打下知识基础,还有就是通过教学知识的上传让其他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借鉴参考,最后形成一个总的教育平台和资源平台,这对于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是一个极大的提升。其中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以下几点思考,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有非常多的方式方法,三通两台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是国家大力推动的重点工程,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让每个学校,尤其是边缘地区的学校都可以有宽带网络的共同使用,这样就可以把信息技术的优势资源让所有的学校都得以共享。这些资源资料的共享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吸收好的学习知识。除了资源的共享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四通八达的网络道路和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一个互动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得好的学习资源被更多更好的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这两个平台的建设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得老师和学生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和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是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不可扭转的趋势,所有的老师都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投入到这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个美好的目标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在这个进程中,所有老师都必须改变思想,注重方法方式,在矛盾中找平衡,把这个理想中的目标在现实中实现,这个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进程需要所有相关人员,包括领导者、老师、学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只是课堂。三、信息化技术培养栋梁之材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需要一个多元化人才的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老师的责任就是把今天的学生变为明天的国家栋梁,这是一个巨大的担子。现在信息化教育已经是被国家大力推广,但是依然有很多老师是采取应试教育教学的主要手段,今后怎么样对这部分老师的思想进行一个改革,让信息技术教育更好的推广重点,只有把课堂把知识的自主性真真切切还给学生才可以使这个信息技术教学真正的实施起来,才可以为国家培养会思考、懂得思考的全方位人才。结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针对课程结果的不断改变,还有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这是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同步才可以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化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这样才可以使教育平台得到好的建设,我们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努力还有学习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信念,一定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做好,就一定肯定把老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后培养出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栋梁之才,虽然在探索建设信息化教学这条道路上依然需要我们披荆斩棘,但是只要有信念,这个目标必然会实现。参考文献[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36.[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一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中国电化教育,[J]2012,16;12.[3]张文渊、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J]华夏地理,2014,7;22.[4]杨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4;39.

  

篇四: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2-2022年)》)

  

篇五: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推动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方针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河南省教育厅二〇一二年八月

  —1—

  目

  录

  序言…………………………………………………………………1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2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2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3

  第三章

  发展目标………………………………………………4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6

  第四章

  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6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8

  第六章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0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2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14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16

  第九章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16

  第十章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17

  第十一章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行动……………20

  第十二章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21

  第十三章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动………………23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24

  第十四章加强组织领导………………………………………24

  第十五章完善政策法规………………………………………25

  第十六章做好安全保障和技术服务…………………………25

  —2—

  第十七章落实经费投入………………………………………26

  实

  施……………………………………………………………27

  —3—

  序

  言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特别是宽带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为加快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河南实际,制定本规划。

  —1—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自2001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以来,经过“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升级改造工程"、“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和政策推动,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高速主干网连接全省18个省辖市,网络带宽2。5G;各类学校网络接入率不断增加,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逐步拓展;信息技术教育快速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逐步推广;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消除数字鸿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相比,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普及,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资金不足,缺乏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和职业类学校信息化

  —2—

  应用水平不高;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化对信息产业支撑作用不足,信息技术对教学创新和变革作用不够.从总体上来看,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推进教育信息化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推动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方针: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要求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以人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层级设计,明确发展任务,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3—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第三章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依托公共通信资源,超前部署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构建遍及城乡所有学校的绿色安全宽带网络体系,实现校校通宽带。

  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和全面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4—

  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整合、集成现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开发新系统,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提高教育决策与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5—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建设.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够用、适用的原则,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配置水平。

  1.提高基础教育学校网络接入率.到2015年,各地中小学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Mbps以上;80%中小学实现网络“班班通”、60%幼儿园实现“园园通”,为各种信息化应用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撑。

  2.实施中小学校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示范引领、多方参与、分布实施的原则,通过自购设施、委托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到2015年,全省普通中小学校园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建成无线校园网。

  —6—

  3。提高教学用终端设施设备配置水平.到2015年,全省小学生机比达到10:1以上,中学生机比达到8:1以上,师机比达到1:1以上,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到60%以上。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依托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开发和推广应用。利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网络教研备课平台、远程(视频)培训等平台,逐步普及专家、骨干教师引领的网络教研,开展教师网络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建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专栏一: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2.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

  —7—

  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

  变化;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水平和与产业对接能力。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职业院校配备够用适用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90%的职业院校建成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信息技术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应用;85%的职业院校按标准建成数字校园;90%的成人学校及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其他学校都能建成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成数字化资源播放平台。按照分类建设、协作共享的原则,建设仿真

  —8—

  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逐步形成数字化、开放型、共享型职业教育资源体系。

  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开发标准统一、技术成熟、训练内容对接国家和省重点产业的虚拟实训软件系统,形成覆盖全省所有职业教育院校的“技能培训虚拟实践公共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各行各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做好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合与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专栏二: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

  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

  —9—

  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

  2.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

  3.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

  4.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

  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

  —10—

  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导向,逐步构建数字化课程环境,探索信息时代教与学的新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逐步形成开放、互动、知识共享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学校无线网络、数字图书、多媒体视频、计算机网络实验、移动终端、互动虚拟实验等各种资源和技术手段与传统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加大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

  推动教育面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建设面向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创新。

  —11—

  专栏三: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校园网覆盖范围、带宽、安全及泛在信息平台的普及使用情况;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及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支撑情况;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与使用情况;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使用情况。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维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开展情况及针对专业领域的科研网络社区建设与使用情况;科研条件与资源的共享情况;信息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情况。

  4.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主要维度是: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公共教学与科研资源对校外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学科教育的辐射情况;

  —12—

  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应用情况及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辐射情况。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建立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鼓励各类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设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建设远程开放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利用信息化支撑开放大学的建设,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分银行"试点,推动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充分利用包括有线电视网在内的家庭通信网络,整合教育系统优质视频资源,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为各类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服务。

  提高继续教育服务水平。开发适合继续教育的教学支持与管理平台,加大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制定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网络课程认证体系。探索企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终身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行业及社区教育快速发展。

  —13—

  专栏四:2020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

  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课程资源通过评估与认证的情况;家庭可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及利用率.2.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满意度;为开放教育提供信息化支撑情况.3.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数据互联情况;办学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和学校管理规范化。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全省教育管理基础

  —14—

  数据库,为教育规划与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评估评价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为公众提供丰富、及时的公共教育信息,提高教育行政公开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教育权益。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全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深化招生、就业、学生资助、留学、科研、学历、学位与各种资质查询等信息服务,扩大和延伸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建立和完善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性信息服务立体化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学生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间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有效性。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管理加强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学校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分级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绿色安全的信息化环境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15—

  专栏五: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

  管理信息标准化和数据互通情况;信息化对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支撑程度;师生、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2.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在信息化基础能力、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工程。2012—2015年,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逐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接入、资源共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另行确定建设重点与目标任务.

  第九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16—

  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建设宽带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与前提,到2015年,依托公共通信网络,通过企业承包、单位自筹、政府配套等多种方式,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其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类学校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Mbps以上,高等学校网络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

  实施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智能光网络建设工程.2015年前,建成覆盖全省各省辖市,可智能化调度及管理的智能光通讯网络系统,使教科网主干带宽达到400G以上,同时组建多个虚拟专网,以满足全省教育用户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各类院校、各级教育机构和各地教育城域网统一汇接入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实现全省教育用户的互联互通。实施教育类网络系统升级改造,2015年前,70%以上的省级教育宽带网络支持IPv6。

  实施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采用统一的云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中间件技术和资源索引,聚合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资源,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共享、弹性可扩展的省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全省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带宽资源的协同分配共享。将现有各类教育信息数据统一整合到省教育云平台空间中,省级教育数据管理中心对教育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编目、统一索引、统一调度,各数据源作为从属节点纳入省教育云服务平台。

  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工程。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

  —17—

  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互联互通,构建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十章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按照政府主导、应用驱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优良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围绕全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需求,建设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平台上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相连,下与各单位资源平台相通,共同承担全省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任务。帮助所有学习者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

  开发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完善各种资源库,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

  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到2015年,建成面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覆盖所有学科,适应多种教学、学习方式的教育资源,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学工具软件。形成

  —18—

  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库。开发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的职业教育资源。到2015年,形成

  覆盖200个专业课程、100种岗位的优质紧缺职业教育资源,100个对接我省18个重点产业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200个示范性技能培训课件。

  丰富高等教育资源。完善精品课程评估与课程资源开放监测机制,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微型课件资源,探索新型课程组织形式,到2015年,建成统一规范的全省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资源库,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各专业和主要课程的教育资源体系。鼓励和支持各高校积极参与“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推进优质课程公开。

  开发继续教育资源.依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库,积极开发适合继续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网络资源,构建继续教育资源体系。

  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定数字教育资源技术标准和审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调配、择优选用的资源生成机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建立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和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配套机制,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采取多种渠道,帮助贫困地区和

  —19—

  薄弱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与深度应用.一是实施优质教

  育资源班班通工程。通过同步课堂、名师讲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推送到每一个班级,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普遍使用。二是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按照教师优先、经济发达地区优先、职业教育优先的原则,使每个教师、高校学生、中学学生和职业类院校学生,都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资源推送、网校选课、网校辅导、建立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方式,加大优质资源的开发、推送与共享,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工作中。

  第十一章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能力提升行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类学校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制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布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类学校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学生学习终端,丰富学科教学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可视化工具;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

  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大力推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普及建设高速校园网络及数字化教学装备,建设完善的信息发布、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等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鼓励高校建设私有云。构建高校科研协作与知识共享环境,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方法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与对接。推进并优化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促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学分互认.积极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区域综合试点建设.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选择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实验区.通过试点校和实验区的建设,探索思路、积累经验、完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工作,鼓励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学校结对参与试点工作。

  第十二章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21—

  建设覆盖全面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全省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省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实现与国家级系统的有机衔接。建设全省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为全省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的应用服务。

  加强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和各级各类教育类网站群建设,完善和推广电子政务(校务)发布平台,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工作模式,加强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就业信息资源,建立全省就业工作信息化管理与辅助决策体系,实现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加快教育通讯员、评论员队伍建设,整合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网络新闻资源,建立网上舆情监控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网络宣传氛围。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引领,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建立智慧型校园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建设并完善高校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干部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学校服务师生的能

  —22—

  力与管理决策水平。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按照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

  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管理与应用的技术平台与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十三章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动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和运维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依托高校或有培训能力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建设若干个省级培训基地。2015年,所有中小学和中等职业类学校教师基本完成初级培训,50%的中小学、60%中等职业类学校、80%高等院校教师和80%管理人员完成中级培训。

  制定和推广教育信息化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河南省实—23—

  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教育信息化资源类、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标准等系列标准规范。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到2015年,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设立标准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和推广应用服务机构。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项研究课题,开展信息化推进政策措施、教育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通过信息化试点校和区域综合试点的集成创新,提供多种类型的系统解决方案,引导全省教育信息化快速、高效、稳步发展.依托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四章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

  —24—

  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

  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或明确信息化主管.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第十五章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制定和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制度。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机构、中小学校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编制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区域之间广泛合作。

  —25—

  第十六章做好安全保障和技术服务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加大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有害信息传播。

  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学校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各级电教机构,建立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健全完善网络设施及终端设备的更新淘汰机制。

  第十七章落实经费投入

  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经费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统筹安排经费使用,根据各地教育信—26—

  息化发展阶段特征,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设施、软件系统、资源开发与配置、技术应用、人员培训、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资金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ﻬ‬

  实施

  本规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和督导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以本规划为基础,制定本地、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它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业内企业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从政策落实、项目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实行目标考核。按照本规划定义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和阶段建设指标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

  发挥示范引领。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27—

  营造支持环境。利用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本规划的落实执行创造支持环境。

  —28—

  

篇六: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课程的整合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关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环境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谈了一下自己的粗略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学习过程正文:二十一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学校教育日益处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的学习环境下。目前,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数字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使信息技术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对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更高的学习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给教育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怎样切实有效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外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则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工作很忙很辛苦,但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时代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来说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熟练操作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学校和相关的教育机构也应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工作。

  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正确理解和评价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局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

  第三: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第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将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五: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习惯。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在教学活动中以身示范;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

  第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总结提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能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深度融合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信息技术素质,同时也加大了对学习者信息技术素质的要求。笔者认为对当今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像语文一样,是以后更好

  学习各科知识,会自学的基础。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的能力。从小学起就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用,在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应力求以各学科的知识信息为载体,使学生看到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讲解程序设计语言或应用软件命令。各科教师也要都承担一定的信息技术教育任务,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和教育,把信息技术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二、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学生的学习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学习、课后的复习和评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是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让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起到积极的优于传统方法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在课前的个别化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友好、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优良的个别化学习环境。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结构,呈现的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学习者既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又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在课后的分析评价和复习过程中:可以设计程序通过检查、测验等方法反馈信息,分析评价教学效果。信息可以反馈给教师,也可以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这类CAI课件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穿插于其它CAI教学模式的课件之中。有时也将试题库归为CAI教学软件。

  基于因特网为基础载体的各种信息将成为未来知识的主体,而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创造、电子商务等等各种活动均逐渐对因特网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所以我们不能仍然以完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学生,那样会让学生与目前社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学生离开校门后完全不适应社会,什么都要从头学起。所以课前的个别化学习和课后的分析评价和复习可以以网络为载体。

  下面主要说一下课堂展示过程。上课前教师首先要考虑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任

  务型”——即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己或在老师帮助下来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型”——即学生或师生发现问题,学生独立探索、研究问题;“协作型”——即可以开展集体讨论或辩论相结合。实际教学中可以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一些积极的作用。这种“任务型”、“探究型”和“协作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从而为学生可持续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教学模式的好坏没有定论,不能说哪种模式好,哪种模式不好,而这种“任务型”“协作型”“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课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甚至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中不同的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一些艰涩的课节讲授都很难理解透彻,就不适合让学生自己探究,而是要设计一节讲授与探究结合的课型。而一些比较简单的课节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课节可以设计探究合作课型。就是传统的讲授法一言堂也有它适合的课程和课节,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在确定了教学模式之后,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出教学媒体的选择、组合、应用的规划。设计课堂展示类课件用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媒体表现一些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和动态演变过程,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而且更要让学生通过对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对英语课堂中动物、食物和景点介绍,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要花三节课的时间才能讲完,而且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制作了一个10分钟的教学片,请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配乐解

  说。结果,该片因其优美真实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富有感染力的解说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仅仅一节课便学完了三节课的教学内容。高中物理《原子原子核》一课中,学习的是抽象的微观领域的知识,把本节课的微观信息利用Flash或者是3dmax制成课件,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信息,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的设计,优化了信息的获取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益。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先思考本节课最适合的教学模式,然后让信息技术以它最合理的方式呈现在它最该出现也最起作用的教学环节,没太大意义的时候可以不用,用了这种方式就一定要体现出它在此处的优越性,用了就一定要比其它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有益。

  三、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控制和把握融合的节奏:避免盲目应用,更要避免走进应用的误区

  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对教育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信息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一个手段,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状况和学校自身情况,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好谁上学、在哪学、怎么学、怎么评价的问题。

  Internet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具有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的优势。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知识和资源都是按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并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沃土。但是,网络学习存在着它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可控性,笔者认为课堂要可控,无论是课改也好,强调自主学习也好,都不能忽视一点:学生的学习行为必须可控,这是基于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因特网存在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我们的学生必须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事实。目前的网络状况还不是特别适合学生学习的普及,期待网络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加强网络的可控性,让网络更适合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我所了解的一所新加坡的高中,学校开办了一个网站,老师讲课的时候用的幻灯片和课程资料,下课后都传到网上去作为学习资源,学校每月会组织一到两次网络学习课。每个学生在开学的时候就会收到了学校发的账户和密码,学生在学校是实名制上网。别人只能看首页,资料看不到,资料需要登录才能看。学校有监控,也基本上没什么人浏览不良网站。作业都是全校统一的,没有书,都是学校统一发讲义,在讲义的最后都是统一的练习题。然后老师留,在习题课的时候讲。每一章讲完后,在网上可以找到所有这一章习题的答案,方便学生再次查看。在新加坡的高中,自学占80%,老师在课上讲的也不是很细,都要自己预习和复习。我觉得新加坡的这种方式比较好,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自学的能力,又不失在校期间对学生浏览网站行为的控制。我们国内也需要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建立和健全一些学习的网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要实事求是,理性地推进融合。比如说外语学科的某些课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能是增大了课堂容量实际这些利用其它手段也一样可以做到,比如发小试卷。语文课谁都可以讲,但讲出的内涵和给学生的体会却是千差万别,信息技术应用之下不要忘了老师思维与思想的火花与学生的心灵进行碰撞,引起共鸣,不要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我听过一节数学课讲尺规做图,整节课都没有出示电子白板中的刻度尺,而是使用了智能笔功能,这样的应用不如不用。老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盲目应用,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各地区各学校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教育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应用与融合的步骤,切忌不要盲目应用,避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起到应起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1、《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

  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A]》.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曹青.3、《浅议社交网络与泛在学习的实线》河南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郑明4、《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5、《改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常州高级中学任惠宇

  

篇七: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

  提供咨询与参考。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

  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

  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

  “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

  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篇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

  提供咨询与参考。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

  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

  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

  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篇九: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附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2012年3月

  -2-

  目录

  序言................................................................................................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3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3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4第三章发展目标......................................................................5第二部分发展任务...............................................................................7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7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9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5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7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19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21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23第三部分行动计划.............................................................................26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26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28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29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30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32第四部分保障措施.............................................................................35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35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35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36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37实施..............................................................................................39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1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2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篇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教育阅读练习及答案

  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教育

  ①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信息化浪潮推进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教育体制和模式也受到巨大冲击。信息化对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推动着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②信息化改变教育环境。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校园、课堂等教育环境将转变为由网络架构、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所组成的新型教育环境。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平台,进而产生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育者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信息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领域。

  ③信息化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教学的完成必须依托于学校等实体。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系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传统学校、网络学院、虚拟开放大学等共同构成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受教育者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面授方式获得知识,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足不出户异地接受教育,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一个虚拟的教室中进行课程学习和讨论。电子学校将融入我们的生活。

  ④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技术,能够有力促进教育系统的重新组合和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配备信息化装备,并在教学、科研、教学教务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转型。着眼于这种趋势,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最大程度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⑤信息化改变教育评价标准。知识和人才是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应用更为重要,信息化环境下的知识观更强调“怎么做”。因此,传统以知识拥有量和知识运用能力为判断标准的人才观将被素质型人才观所代替。素质型人才观更加注重人才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道德是人才的灵魂,体力和智力是人才的基础,信息和网络能力是人才的主要特点,而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

  ⑥2021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小题1】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信息化可以推动教育革新。B.信息化改变了教育资源配置方式。C.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D.加快信息化进程的必要性。【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需要用信息化的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领域。B.在信息化环境下,电子学校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为学生提供异地教育,可见电子学校能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C.学校在教学、科研、教学教务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配备信息化装备,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更好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转型。D.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做法不属于信息化对教育发展促进作用的一项是A.学校每年暑假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借助电子设备立体呈现课堂,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B.某学校为了给学生书包“减负”,要求家长统一购置电子移动设备。C.某网站针对传统课堂无法满足当下学生学习的需要,推出了网络视频教学课程。D.为了营造家校沟通的良好氛围,更好促进教学,学校与中国移动联手建立了“一起成长网”这一网络平台。【小题1】C【小题2】B【小题3】B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一: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此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程度,能够更好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教学对于自身学习和成长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先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相关对策,进而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深度;融合;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更多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一种冲击,直接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此,在当前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经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投入其中,采用创新型的管理方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针对于教育教学当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和和当前教育教学相互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当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尝试着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来提升效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何更好地进行深度融合,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真正的落实科教兴国的相关部署,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总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公平,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的社会。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也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要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紧跟时

  代的发展需求,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够相得益彰,推动其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应用多元化培训形式,更新教育理念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些教师和家长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对信息技术的信用度比较低。为此,在当前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实现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首先要从学校层面做好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深度融合的观念。例如,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信息化教学比较优秀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或者是实现学校之间的帮扶合作,针对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进行教研探讨。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是行家通过学习讲座的形式,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优势,逐步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并主动地做到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其次,还要能够提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让教师在使用过程当中感受信息技术手段所带来的优势和效果,并通过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大赛的形式,让更多的教师融入到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借鉴优秀经验,培养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当中,可以借鉴一些比较优秀的经验,将信息素养融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信息素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大多数信息素养的学习都是在相关的课程当中进行渗透,这种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主要是以具体的任务作为载体,来帮助学生来提升学习技能。除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信息素养之外,也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活动,例如,音乐、美术、摄影等,通过开展多样化信息技术竞赛的形式,从而提升信息素养。此外,还要能够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三)完善考评、监督机制,助推信息化教学

  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技术掌握不到位的情况,在教育教学中会出现如下的情况:教师会认为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费时,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另外在信息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或者节奏把握的不够好,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所具有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教学进度。针对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以上情况,除了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培训制度之外,还要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将教师的绩效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相联系,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例如,为了更好的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指定相应的薪资补贴政策。鼓励教师在备课以及教育教学当中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此外,还要成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可以不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或者是旁听教师对教师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反馈。此外,每个学期利用学校教育系统,让学生进行打分。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更好的了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形式,也能够让教师及时的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构建平台,实现深度融合

  教育教学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课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的内容也比较多,影响的因素也非常的多,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为此,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过程当中,要注重构建创新协同机制,可以采用共同推进的方式,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进行验证,从而使得协同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其次,在研究相关课题时,也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促进资源之间的共享\信息之间互通有无、协作共进。

  结语

  总之,在当前信息技术时代下,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并对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在教育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训,提升其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观念和意识,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深度融合的观念。可以借

  鉴一些比较优秀的经验,将信息素养融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以此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祖兵.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1):60-65.

  [2]左明章,卢强,杨浩.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之路[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4):59-66.

  [3]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94-100.

  [4]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61-66.

  

篇十二: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我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有力、有序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切实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在落实《规划》过程中出台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应及时报告我部。

  附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2012年3月

  -2-

  目

  录

  序言................................................................................................1第一部分总体战略...............................................................................2第一章现状与挑战.................................................................2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2第三章发展目标......................................................................3第二部分发展任务...............................................................................5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5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7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9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1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3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14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16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17第三部分行动计划.............................................................................19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19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20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21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22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24第四部分保障措施.............................................................................26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26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26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27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28实施..............................................................................................29

  序

  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1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2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第三章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3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4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缩小数字化差距。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针对基础教育实际需求,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

  5

  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栏一: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

  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2.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6

  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院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仿真实训资

  7

  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开展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专栏二: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2.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3.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4.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

  8

  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

  9

  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专栏三: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

  校园网覆盖范围、带宽、安全及泛在信息平台的普及使用情况;

  

  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及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支撑情况;

  

  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与使用情况;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使用情况。

  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维度是:

  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

  10

  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

  

  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开展情况及针对专业领域的科研网络社区建设与使用情况;

  3.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

  

  科研条件与资源的共享情况;信息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情况。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公共教学与科研资源对校外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学科教育的辐射情况;

  4.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主要维度是:

  

  

  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应用情况及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辐射情况。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建立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探索国家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

  11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鼓励建设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充分利用包括有线电视网在内的公共通信网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推动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快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展高等学校网络教育,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成人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开放教育模式。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探索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模式,加强继续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遍及城乡的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促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相关信息系统与支撑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办学、管理及相关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专栏四:2020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

  

  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课程资源通过评估与认证的情况;家庭可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及利用率。

  2.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满意度;

  12

  

  为国家开放教育提供信息化支撑情况。

  3.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

  

  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数据互联情况;办学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制订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扩大和延伸招生、资助等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完善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信息化平台,支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3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专栏五: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

  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

  

  管理信息标准化和数据互通情况;信息化对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支撑程度;师生、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2.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

  

  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共建共享环境、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性能信息化教学科研环境,为构建学

  14

  习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传输资源,实现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根据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率先实现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探索国家公益性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师生、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完善各种资源库,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投入建设,发挥多方优势,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减少低水平重复开发,实现最大范围的开放共享;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支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和队伍

  15

  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标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加快标准制订步伐,完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采标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互联互通。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师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远程教育与培训。2020到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

  16

  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到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全部达标,持证上岗。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提高实践能力,鼓励高校信息化相关学科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和学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

  第十一章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

  17

  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

  18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为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着重解决国家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领域共性重大问题,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各行动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第十二章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

  19

  享和持续发展。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规范汉字和普通话及方言识别系统,集成各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字库和语音库。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技术与使用基本标准,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采用引导性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制定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政策,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十三章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试点,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20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普及建设高速校园网络及各种数字化教学装备,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的信息发布、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等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持续推进并优化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和对接,积极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高校科研协作与知识共享环境,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方法创新。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选择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及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验区,探索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工作。

  第十四章

  21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质量、招生考试、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等状况的有效监管,提供教育考试评价服务。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展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并实现与国家级系统的有机衔接。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模式,为本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服务。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制订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与要求,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带动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电子学籍建设,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管理与应用的技术平台与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十五章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22

  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到2015年,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和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50%的管理人员完成初级培训。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规范。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到2015年,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设立标准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和推广应用服务机构。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

  23

  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开发能有效支持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一批学科优势明显、课程体系完善、与实践领域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和培养一批能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到2015年,建成30个左右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

  第十六章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的全面覆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方式,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实施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CEBSat)升级换代,建立适应卫星双向应用的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择机发射双向宽带教育卫星,提供20Gbps以上带宽,提供交互学习和培训区域点播、广播服务,同时为偏远地区教育机构提供

  24

  接入国家教育宽带网络的传输服务。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建成覆盖全民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实现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互联互通,支持开放大学开展社会化服务,构建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网络。

  25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

  第十八章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制定和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

  26

  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税收优惠等调控手段,培育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十九章

  做好技术服务

  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结合教育信息化需求,开展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基础科研,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确保数字教育资源、软硬件资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整合设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以多种方式设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项目,支撑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经济可行的特色装备研发与推广。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制定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加强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文化的侵害。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进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

  27

  第二十章

  落实经费投入

  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鼓励多方投入。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根据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

  28

  实

  施

  本规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和督导实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以本规划为基础,制订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业内企业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施行目标考核。按照本规划定义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和阶段建设指标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推广试点示范。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建立支持环境。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为本规划的落实创造支持条件。

  29

  

篇十三: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弦歌小学

  一、理念概述: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

  (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

  (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

  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

  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

  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

  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通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二)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后,学校将每学科教师成绩记入教师年度考核。五、预期效果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前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

  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

  六、组织机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王振平副组长:王俊红杨淑清孙珊成员:宋真徐海红王歆柏长坡王健王文平

  附件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

  满得分分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1、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按教学及礼仪要求

  职业素养

  5

  准时上下课。

  (10%)

  2、精神饱满、语言标准、文明、规范、亲切。5

  3、教学内容正确、无误并符合教学要求。

  7

  教学内容

  (15%)

  4、有丰富的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8

  习辅导材料,有利于学习和理解。

  5、课件展示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体7

  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6、课件人机交互好、操纵方便、链接转换时6

  (20%)间短.

  7、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环境,8

  注重能力培养

  8、教学各个环节掌控好,多媒体课件运用到5

  位.

  教学过程9、讲课清晰、教法灵活,能运用启发式教学,

  8

  (20%)

  教学互动性好。

  10、能有效驾驭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管教管7

  导.

  教学效果(35%)

  11、课件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效果明显。1512、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多媒体课8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件设计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13、教学内容讲解透彻,学生理解掌握好.

  6

  1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关注程度高,教学有6

  吸引力。

  合计

  1、概念、数据、图形、文字、资料、表述准5

  确无误,形象立意鲜明。

  2、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切合教学5

  课件制作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

  (20分)

  3、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5

  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便.

  4、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创意新颖,构思巧妙,5

  富有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计

  评估意见和建议:

  附件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

  项目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内容要求评分备注

  利用多媒体简洁明了把学习目知

  标呈现给学生,把握学科特点,体会各识与技能

  学科知识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注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

  过

  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体现信息技术与课

  学习目程与方法

  10

  程的有效融合.

  标

  情

  注重学科课程对学生所起的熏

  感态度、陶和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利用媒体进行

  值观

  价搜索、查阅、交流进而达到解疑、拓宽知识面的能力和习惯.

  1、课件精美简练清晰,利于教

  教师

  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教

  2、科学地在教学过程中演示

  学资源处

  教学媒体,做到适时、适量,更有效地

  理、应用能

  10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

  力

  力。

  3、有效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教

  1、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处理得

  学内容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当、有机融合,教学重难点突出.2、多媒体资源能充分有效地20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多媒体对教材进行有效、多维、相机拓展。

  4、课程容量适度,使学生学得轻松、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5、教师循循诱导、启发、因生施教,以学定教。

  1、合理有效地创设情境,充分诱发学生已有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常规媒体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教学结构合理,与制作媒

  教体及常规媒体相互融合。教学内容量适

  学过程度,使全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0

  3、能体现教师释疑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且有适当的拓宽和延伸;

  4、及时组织课堂训练,反馈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1、指导学生能利用网络及各

  种资料掌握50%以上的问题,再通过合会作交流解决70%的问题;学

  2、能在小组中与小组成员进

  行问题的探讨,并得出结论;

  学生

  3、能把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小组成员分享。

  10

  1、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把自己的

  结论或结果向全班展示,并能说明过

  程.学会

  2、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过

  程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判断和

  解决方法;

  课

  教学内容丰富,多媒体运用

  堂流程科学,层次分明,时间安排精确。

  1、多媒体运用形式灵活,符

  课合学生认知特点,安排合理.

  教学效

  20

  堂形式果

  2、体现以学论教,充分发挥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

  课

  1、气氛宽松,师生精神饱满,

  堂气氛学生参与面广,能够体验、探究学习和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成功的愉悦;

  2、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提问,参与学习活动,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乐于交流分享成绩.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根据教学目目标,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去体验、标完成探究教学内容,再次获得新的知识技

  能;

  及

  教师能根据教学环节,及时进

  时评价行小节评价,及时调整教学.

  课堂

  过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

  10

  程评价出具有指导性的评价。

  评价

  总

  使学生能明确学习过程,并明

  结评价确今后的学习方法和方向。

  总结及建议

  2014.11.13

  

篇十四: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对教育教学的模式、理念和方法产生直接的影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对国家教育发展的难题进行制约和破解,改革和创新教育,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提高。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深度融合;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模式出现创新和改革,许多教师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国家教育信息教育化融合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教育教学工作者主要关注的话题就是深入融合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用信息技术积极影响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1]。本文将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策略。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出现的问题1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当前,只有有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方式。首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重视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内容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对此,它们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阻碍当前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2教学工作者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关注各个学科教学,发展不同的教育。然而,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教学工作者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很少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学校信息课程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为教育教学提供公平性,让所有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1从兴趣出发,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点燃其内心的火种,学生才会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在实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一单元第7课《玩打字游戏》时,教师可以进行情景导入:通过前几节课键位分区课程训练后,同学们基本上已掌握26个字母的位置了。这节课,我们要进入打字游戏,进行指法综合运用大比拼啦!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夺冠!在给学生讲解完键盘的快速输入、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和正确姿势等之后,让学生练习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提高学生的键盘输入水平。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打字比赛,让学生打开电脑键盘上的金山打字中的鼹鼠的故事游戏,进行打字比赛,教师介绍相关的游戏规则:每个鼹鼠出现时都举着一个牌子,上面标有一个字母,只要从键盘上击中该字母即可。如果有同学能够过关,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有效融合好信息技

  术与教育教学。2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要想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要帮助学生突破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找出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将其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的同时,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有利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八单元第12课《编辑图形》时,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此节内容的重难点是选定工具的运用和选定需要选定的图画,复制和粘贴图块。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也是对表面的概念进行理解,并不能知道编辑图形的重点难点,要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演示活动。首先,教师出示花瓶图和桌子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两副图,一幅是一个花瓶图,另外一幅是一个桌子图。现在老师想在桌子图上增添一个花瓶,怎么把这个图里的花瓶移到桌子上呢?之后给学生演示八个步骤,让学生对演示的内容仔细观察,如“打开名为huaping的图画”“打开名为桌子的图画”等,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从旁引导,再将编辑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如此方式,不仅能够理清学生学习的思维,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3加强校企合作,找寻技术支持

  学校要多于相关的技术企业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资源,如此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需求,其教育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校教学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科教学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合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质量比较高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不管是信息技术课程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能够促进其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手段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资源越丰富、越优质,就越能够促进教师备课和教学,有效免去教学劳动的重复性,促进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资料更加丰富,其学习花时间和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广阔,学生能够主动上网找寻相关的教学资源,思维变得更加广阔。借助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一方面,学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其教学工作者也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关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会团结、合作、探究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平台展示自身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大前提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认识要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下合格的接班人,让教育教学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参考文献】[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1):7-8.[2]邓智诚.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28(7):0220-0220.

  

篇十五: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高校在创新人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也逐渐凸显出来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摘要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教学观念的变革非常明显,例如教育功能、人才培养、教育发展观念的创新;其次体现在教学环境的变革,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时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键词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创新信息技术带给高等教育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其渗透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之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教育改革的论述中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出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革,从宏观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与教学环境的变革,微观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的变革。1教学观念的更新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代发展、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联系,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本质特征是用科学的教学观念取代陈旧的教学观念,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进而提升大学教学质量。1.1国家政策导向与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制度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制度创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制度创新带来了新的需求。在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必须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10多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连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此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国家新近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2016年开始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

  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2教育功能和人才培养观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大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地延伸,引导着高等教育功能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观念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传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大学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系统。社会的发展也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功能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高校在创新人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也逐渐凸显出来。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各行各业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够勇于创新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高校网络覆盖范围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等建设逐渐完善,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资源。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大学教育资源成为跨时空资源,彻底改变了传统观念中大学教育的时空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开放性的网上远程教育、虚拟课堂、翻转课堂等方面。它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跨时空的信息获取。大数据时代又能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使教育教学精准性成为可能,最大程度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让大学教育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2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带给大学教学模式的变化绝对不是平移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绝不是技术在教学中的一般性的应用就能做到的。2.1教学手段的革新高校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将学习从传

  统的课堂讨论延伸到网络平台讨论,例如利用慕课、微信公众号、博客、网络论坛等新型网络平台展开学习。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智能、虚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和成果展示。师生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进行学术信息搜索、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结果统计分析可以大大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科研效率,科研成果又可以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应用。2.2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传统的大学教学组织就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做笔记,课后作业复习,加上必要的实验、实践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大学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灵活。已从台式电脑教室时代发展到线上学习时代正在进入数位教室时代即未来教室。很多大学都启用了教学资源平台、课程中心平台等一系列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资源平台。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一般都是预先安排好的;不能按照学习者的领悟能力、个人的学习需要来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应用新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过程就很好地弥补了不足,大学生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在一定周期内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分阶段地完成学习内容、考查测试;随时与老师、其他学习者在社会化媒体提供的虚拟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共同丰富学习资源。随着大学校园无线网的全覆盖,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遍应用,云端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外就能做到连接就是学习。数字化校园的出现,使得学生多层次、多方式参与校园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网络购物,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呈现出缤纷多彩的状态。2.3教学评价更客观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大学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加多样,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能及时分析教学者和学习者各种教与学数据,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评估模型,为改革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

  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试卷,更多的数字资源、电子资源、虚拟实验等都可以辅助检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也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及时反馈,而且这种反馈可以更加普遍和客观。2.4教育管理更系统高效高校教育管理正朝着智慧管控的方向发展,其中教学管理成为核心。依据大数据分析,寻找数据背后的规律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避免决策失误。目前国内大学教学管理虽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大都处在机控人管的状态。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在各种管理平台、管理软件太多太杂,又不兼容,软件需要定制,产品开发成本很高,造成各高校的数据、资源难以共享互通,软件统一非常困难。因此,大学教学管理层需要有顶层统筹设计,要改变教学管理的体系。在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也己成为整个学校信息化的基础系统平台;它一定是更加系统高效的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教务教学管理、学工管理、图书馆资源、实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与大学教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要以应用为基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生活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相关体制,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作者季至宇单位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学服务中心参考文献1王济军.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现代教育技术,201552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篇十六: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慕课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抓手,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定位和思路

  自2022年始,教育部就密切关注以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态势,组织考察团调研国外高校慕课及慕课平台建设情况,积极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在多年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广泛讨论和在高水平大学试点,我们逐步形成共识——我国的慕课建设,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具体来讲:一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达国家的慕课应用对象主要定位于社会学习者以及扩大高校影响力,只有极个别学校用来激励校内

  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学改革。我国在线开放课程,一开始就定位于共享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和突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二要多模式建设与应用。我国

  在线开放课程借鉴了发达国家慕课的“大规模”等优点,以弥补我们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宜采用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模式采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的多种发展应用模式,我们更为注重的是适应互联网原住民学习习惯的课程体系塑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三要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发达国家的慕课主要采取线上“人机对话”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育人功能。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线上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讨论、线下翻转课堂引导讨论、线下辅导及线下考试等线上线下互动混合式教学,在弥补传统教学短板的同时,尽可能弥补在线课程的特有缺陷,强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强化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要建设、管理两手抓。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22]3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管理和防范,明确责任主体,谁建课谁负责,谁发课谁负责,谁引进课谁负责,谁选用课谁负责。

  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与经验

  通过近5年的努力,我国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步快进,在课程研发和制作、平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制定了《意见》。在前期开展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主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试点建设

  慕课基础上,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2022年4月印发了《意见》,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着力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见》强调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三项原则,明确主体责任和七大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和高校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课程和平台。

  二是我国已经建成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北京大学“华文慕课”等课程平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高校本科、研究生、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已经赢得我国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三是慕课上线数量持续上升。已经实现手机与电脑同步收视慕课,几大平台陆续开设的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高校慕课课程超过700余门,择优引进或链接境外课程近600余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选课数超过1950万人次。

  四是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创新。与国外慕课主要在互联网上开放共享有所不同,“中国式慕课”重在“建以致用”,定位于高校线上与线下、课堂与实训、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兼顾社会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现已涌现出“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联盟”“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等校际协同创新联盟;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为不同类

  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需求,提供了一批小规模定制的在线课程(SPOC)。

  五是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齐头并进。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设立“爱课程中心”,高教司委托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慕课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和信息化教育分会组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组。这些研究机构受高教司委托,分别开展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国内慕课平台运行状况调研、中国互联网学习者学习各类在线课程情况调研等。

  六是中国慕课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22年举行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上,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介绍了中国慕课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我国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的125门优质课程已陆续登陆国际知名慕课平台。

  

篇十七: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

  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撐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扌舌五项内容:(1)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

  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一一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木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木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

  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而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一一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木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而,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而,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

  “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一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木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

  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篇十八: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

  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

  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

  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增强

  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

  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

  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

  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

  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

  年发展规划(2020-2020年)》)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篇十九: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

  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一一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二、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按照我校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

  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进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

  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

  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一)前期调研

  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资源库建设内容规划(1)民族礼仪文化

  民族风俗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历史文化

  (三)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四)对教师进行技术支持

  六、预期效果

  (一)教师方面

  课前多方面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学生方面

  能利用网络平台登陆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效果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我校素质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

  七、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12月一一2013年1月)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完善管理制度。

  形成阶段:(2013年3月一一2013年7月)完成硬件配备,进行教师培训,搜集整理校本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资源库,形成初步构架。

  应用阶段:(2013年9月一一2013年12月)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建设并有效使用,将信息化工作常态化。

  八、组织机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2012年12月20日

  

推荐访问: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培育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1115/5762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