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围绕六个精准发言材料 对照六个围绕自查报告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3-21 16:04: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绕六个精准发言材料 对照六个围绕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围绕六个精准发言材料 对照六个围绕自查报告

 

 围绕六个精准发言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西华镇党委、政府凝心聚力、聚焦发力,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目标要求,在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摸清底数,做到对象精准。

 采取五步识别的工作方式,由镇、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深入村社、农户,逐户逐人开展摸底调查,如实填写《扶贫明白卡》,对文化程度、居住条件、产业情况、耕地情况等进行详细统计,并将贫困户划分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和产业滞后型“四类”对象,通过扶贫对象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确定扶贫户 209 户 750 人;同时,严格把握年收入 2800 元以下的硬性标准,及时将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的和 2015 年新增的五保、低保户纳入扶贫对象,切实做到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实现扶贫对象科学化动态管理。

 二是明晰思路,做到目标精准。

 紧盯全省“1236”扶贫攻坚的年度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该村围绕全村 209 户 750 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目标,逐人制定减贫脱贫计划。计划利用两年时间,通过组织引领、产业扶持、项目带动、驻村帮扶等方式,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到 2016 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4223 元,比 2015 年增加 36%,实现脱贫减贫目标任务。

 三是聚焦问题,做到内容精准。该镇严格贯彻落实省委“1+17”、市委“2+19”、县委“2+2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一户一策”培育工程,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劳动者有增收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力在水、电、路、房等方面下功夫,共拆除土坯房 236 户 835 间,铺设移民区道路底层砂 1.5 公里,埋设自来水管道 680 米,修建农户检查井 42 座,架设供电杆线 200 多米,安装 250KVA 变压器一台;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一方面突出传统农业作业,建成 2 个 500 亩产业基地,培育种药大户 21 户,育苗大户 40 户,发展养牛大户 52 户、养羊大户 10 户;另一方面突出民俗文化村特点,培训引导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旅游和三产服务业,年内输转劳务 320 人(次)。在公共服务保障方面,新建 2 层标准化村级阵地 1 个、2 层乡村舞台 1 个、村卫生室 1 所,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生活方便。

 四是创新举措,做到方式精准。

 该镇针对无地、无技能、无增收渠道贫困户,按照“创业培训支持一批”的思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针对草滩村吴家山、牛舌堡两社群众房屋破旧、出行不便、发展受阻等问题,按照“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思路,对两社 54 户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针对阳关、新庄等关山林缘片带贫困村饮水困难、道路不畅、环境恶劣等问题,按照“项目建设带动一批”的思路,大力实施土坯房消除、环境整治、“一事一议”、人畜饮水等工

 程;针对部分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按照“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思路,落实大病救助、合作医疗和残疾人补助;针对部分因学致贫贫困户,按照“助学启智资助一批”的思路,落实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针对部分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贫困户,按照“低保资金兜底一批”的思路,落实低保、五保等惠农政策,切实从扶贫方式和内容上实现了各个层面贫困户的全覆盖,形成了“一批赛一批,批批见成效”的“精准滴灌”工作格局。

 五是健全机制,做到考评精准。

 通过制定《西华镇精准扶贫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把精准扶贫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干部积分管理,与村干部绩效工资进行挂钩,引导全镇干部切实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同时,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定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监测及动态管理,确保数据真实详尽;对在精准扶贫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未按期完成减贫脱贫目标任务的干部实行问责,切实达到严明纪律、严格考评的目的。

 六是强化服务,做到保障精准。

 创新制定了“六个一”精准扶贫保障机制,为精准脱贫工作“保驾护航”。组建一个“3+1”联心牵手扶贫组。按照 1 名村党支部委员、1 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1 名机关党员共同包联 1 户贫困户的

 方式,在草滩村建立“3+1” 联心牵手扶贫组 5 个,通过组织引领、产业扶持、双联帮扶等方式帮助群众脱贫;下派一个驻村工作队。通过下派一个驻村工作队到贫困村的方式,让其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彻底实现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实行一名科级领导包抓。按照科级干部“包村、包项目、包抓党建”的“一岗多责”工作责任制,对科级干部进行“划片包抓”,并将包抓村脱贫任务完成情况与个人年终“评优选先”挂钩;选派一名帮扶干部。选派 1 名机关优秀公务员、后备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根据致贫原因,制定详细到人的帮扶措施,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制定一个帮扶规划。采取“集思广益、联合会诊”的方式,由“3+1” 联心牵手扶贫组、驻村工作队、一名科级领导、一名帮扶干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商议制定村、户帮扶规划;落实一本工作手册。本着“一册多用”的原则,下发精准扶贫工作手册 140 本,将其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宣传册、专题培训的学习笔记和措办实事的民情日记,切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强大工作合力,着力推动了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帮助贫困农户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贫脱贫,成于精准。西华镇上下联动,各尽其能,努力把精准扶贫的工作举措落实好,把目标任务完成好,为坚决打响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而不懈努力 围绕六个精准发言材料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先后 3 次组织专门力量对 61 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 1.66 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

 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按照每村 1 名包片领导,2 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 36 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 12 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 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

 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 4 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 “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 后拨付质保金。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

 ---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推荐访问:对照六个围绕自查报告 精准 围绕 发言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fayangao/2022/0321/583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