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专业定制:怎么考、怎么干(完整文档)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8-28 16:2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定制:怎么考、怎么干(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专业定制:怎么考、怎么干(完整文档)

 

 专业定制:

 怎么考、 怎么干

  北京同仁闷声发力了!

 尤其是近两年, 在搭载“核心业务”、“ 核心要素”

 的清晰架构下, 一连攻下 13 个课题和专业转化, 颠覆式的创新,领全国之先, 令人惊叹。

 顺着时间轴, 让我们从检察预防的成长史和一份最新的资料说起。

 检察预防作为专门设置, 始于 1989 年, 广东先试, 上海跟进。

 1994 年, 北京探索预防内设。

 自此, 从南到北, 从高检到地方相继成立了 预防部门。2002 年, 北京市各级检察机关预防处(科)

 从反贪局独立出来, 成立预防处。

 一路走来, 预防人用汗水铸就了 不同时期的作为。

 特别是近年来, 全国检察机关预防工作在高检院统一部署下, 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立足检察职能进一步深化预防工作。

 然而据《2013 年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情况》 显示, 江苏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阵线全面推开、 上海东方航空“文化+制度+科技” 立体预防、 陕西未央的长庆模式、 黑龙江非公领域预防等等, 在这些被高检得以肯定与推广的经验中, 唯独不见皇城根的预防现龙身, 这引起了记者好奇。

  内行看门道。

 纵观检察预防 20 多年的发展史, 年轻的大舞台, 北京队虽不是先出场的, 似乎也不是频频亮相的, 特别是过去的两年, 甚至 “低调” 得有些过分。

 然而, “低调” 的背后是底气、 实力与大器晚成。

 走进后台, 一睹她的“热身功夫”、“重彩浓墨”, 让记者感到深不可测。

 怎么考、 怎么干, “大戏在后头”!

 考:

 五大指标力促“质量、 效果、 精品” 三位一体

 预防调查、 案例分析、 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包括廉政法制课)、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和检察联络室, 这五项基础业务的系统认证, 成为北京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核心业务指标。

 在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上, 从多个角度对评价机制进行补充完善, 强调了 预防调查转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这缘于北京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机制建设、 考核引导、 督促、 激励、 规范的作用, 通过全面、 科学地修订考核指标, 把全市预防工作方向和标准引导到提升质量、 效果和精品上来。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整合, 使预防工作的效果看得见、 可评估。

  预防调查:

 “2+1” 模式, 从量变到质变

 好的预防调查, 应深入研究职务犯罪发案的特点、 原因、 规律及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并取得实效。

 北京预防部门不仅在修改考核标准中提高了预防调查的权重, 而且在 2013 年, 还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预防调查工作标准和要求》, 采取“2+1” 模式, 即两项全市统筹开展的预防调查和一项具有区域特色的预防调查。

  以“三级联动” 和“十步法” 为核心的“全市统筹模式”。

 2013 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变以往“各自为战” 工作局面为“三级联动” 工作机制,明确“市院为主导, 分院为纽带, 基层院为基础”。“三级联动” 工作机制统一部署、 统一实施、 上下联动, 同时由于资源的有效整合, 形成了预防合力, 有力提升了 工作的质量、 效率和效果。

 同时, 凡是全市统筹开展的预防调查要遵循“十步法” 战略, 即划分责任单位和协助单位; 收集案件资料; 案例分析; 走访调研; 撰写报告; 结项提交材料; 各院的分报告在

 本区内成果转化; 各院将市院提供的该领域总报告进行成果转化; 市院统筹制作十大领域警示教育展板、 编纂警示教育书籍、 撰写廉政法制课讲稿,实现全市资源共享; 上下级院同时开展警示教育宣传, 扩大检察机关影响力。

  “以“党委领导” 和“四个围绕” 为中心的“区域特色模式”。

 在做好全市统筹开展的两项预防调查工作的同时, 还明确要求, 各基层院需结合实际, 做好一项具有区域特色的预防调查工作。

 2012 年底, 北京市各区县院均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区县纪委书记或政法委书记担任, 这一举措为检察机关开展专业化预防调查提供了重要平台。

 各区县院每年选定一个主题, 开展特色预防工作。

 区域特色预防调查的选题立项, 要做到“四围绕” 即围绕区域中心工作; 围绕上年度市院统筹开展的各领域预防调查中的重点环节或关键岗位; 围绕本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 围绕区域内有影响、 有特点、 有代表性的重点行业或领域。

  案例分析:

  具有首都特色的“3115” 体系

 检察预防工作离不开反贪、 反渎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 这些案件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资源。

 2013 年, 北京市检察机关创新开展案例分析工作, 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3115” 体系。

  实现“三个突破”, 从“一案多析” 到“一案一析”。

 2013 年, 北京市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 《案例分析工作标准和要求》。

 这次创新, 实

 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对案件范围进行限定, 将以往不限范围改为“当年度本院侦查终结的职务犯罪案件”, 不允许“一案多析”。

 其次, 扩大案例分析工作外延。

 然后, 加强成果应用。

 对新型犯罪手段、 犯罪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集中出书、 制作展板、 开展廉政法制课等途径进行成果应用和展示。

  建立“一个数据库”, 让预防也有“云端”。

 在大数据时代, 信息与共享成为发展趋势, 北京市检察机关较早开展信息化建设。

 2013 年北京市院建立了 “案例分析数据库”, 让每位预防人员都可通过全市“预防业务信息系统”, 看到全市预防部门撰写的全部案例分析以及案件相关材料。“如果这个数据库能够全国推广的话, 它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可能比行贿犯罪档案还要大!” 某市预防处长在了 解了 北京预防部门所建立的案例分析数据库后, 由衷的赞叹。

  “一次大胆赋权”, 为预防部门开通“侦防一体绿色通道”。

 案例分析必须依靠自侦部门的配合。

 为了实现侦防之间的无缝衔接, 2013 年, 市院立足于服务基层, 积极协调反贪、 反渎、 案管、 技术等部门。

 通过专门软件, 为全市三级检察机关预防部门负责人开通了反贪、 反渎部门的办案权限, 使大家在开展预防工作中, 能够在系统中第一时间看到案件信息, 第一时间介入案件,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分析, 做到了侦防有机结合。

  创新“五个服务” 理念, 增加“原始数据附加值”。

 为了 更加有效地开展案例分析,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提出案例分析的“五个服务”理念, 即为预警预测服务, 促进单位、 行业明确工作重点; 为侦查办案服务, 凸显“侦防一体化” 成效; 为制度建设服务, 促进行业系统提高抗风

 险能力; 为法制建设服务, 促进政策法规调整更新; 为检察宣传服务,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五个服务” 理念的提出, 将案例分析工作由单纯的文字分析报告向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警示教育延伸。

  预防宣教:

 创新形式, 多措并举

 预防工作怎么出生产力? 最终都要落到警示教育效果上来。

 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 可以说是一项“元老级” 业务。

 时至今日, 如何让宣传教育更接地气、 更为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 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两大动作实现了“旧瓶装新酒” 的效果。

  廉政法制课, 规范化与标准化“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廉政法制课工作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警示教育宣传的一项有效手段。

 但是, 过去法制课往往存在宣传大于实效的现象, 针对性、 教育性不强。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

 通过在全国率先出台《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 和建立廉政法制课数据库, 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性工作。

  “六个一” 模式成果转化, 促成“十大丛书”。

 预防调查的目 的不能停留在预防调查报告和批示上, 而必须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制度上、 震撼在心底里。

 2013 年,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提出预防调查成果转化“六个一” 工作模式, 即“形成一份预防调查报告、 出版一本警示教育图书,举办一堂廉政法制课, 组织一次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巡展, 召开一次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 编印一本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册”。

  2013 年北京市院统筹指导, 集中封闭撰写书稿, 编纂十大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与警示丛书》。“十大丛书” 分为两个版本, 涉密版仅在检察系统内发行, 保留案件的全貌, 作为讲授廉政法制课、 开展预防宣传等活动的

 必备工具; 公开版则面向社会发行, 作为警示教育图书,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带给读者原汁原味地阅读体验和引申思考。

 自“十大丛书” 编纂和出版以来, 得到了教育部、 宣传部、 市委等单位主管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读者们的喜爱。

  贿档查询:

 树立形象的“窗口”

  北京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结合法律监督职能, 整合查办案件形成行贿犯罪信息资源, 建立行贿犯罪档案库和查询系统, 接受社会单位和个人的查询。

 实现检察预防与行政主管部门自身预防的有机结合, 促进社会廉洁体系建设。

 为申请查询人提供更为高效、 便捷的服务, 确保服务质量, 树立文明、 规范服务, 树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中心” 的良好形象。

  检察联络室:

 预防“前哨站”

  群众来电、 来信 947 件; 接待群众来访咨询 2346 人次; 发现职务犯罪线索 23 件; 发送检察建议 120 份, 被采纳 92 份……这是 2013 年, 北京检察联络室所发布的数字。

 为促进检察联络室工作落到实处, 北京检察预防部门建立了 检察联络室工作日志制度, 将工作日志作为开展联络室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使检察联络室工作得到了 进一步的规范和保障,工作内容更加具体, 有利于切实发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的作用。达到促进检力下沉、 延伸监督触角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

  干:

 推进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出生产力的铁军

 人才是预防工作的核心要素, 预防工作都要靠预防干警去实施、 去开展, 预防人员能力的高低, 直接关系预防效果的好坏。

 2013 年, 北京市检

 察院以提高政治素养、 业务能力为核心, 采取市院搭建实训平台, 积极开展各项预防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 将“集中培训” 和“以干代训” 相结合,通过实战培养, 练就出一批能吃苦、 能战斗、 有精气神的预防骨干, 彰显出北京预防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集中培训”:

 一年两次集中开展全市预防培训班

 通过聘请上级领导、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廉政法制课、 预防调查、案例分析等预防重点工作进行培训, 夯实预防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激发大家的职业荣誉感、 归属感和责任感。

  “以干代训”:

 在全市范围内选拔预防业务骨干

 通过全员集中培训和对预防业务骨干的重点培训提升其能力, 再以重点工作任务为实训平台, 让业务骨干带队, 对预防人才开展实操培训。

 前文提到的“十大丛书” 编写, 即是市院从全市抽调年轻预防干警, 通过七天集中封闭的形式, 经过一年艰苦的案例分析写作轮训, 使全市预防队伍整体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为预防队伍积蓄了力量。

 另外, 我们还组织全市预防骨干参加拓展训练, 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通过活动实现其“黏合剂”、“催化剂” 的作用, 增强全市预防队伍的凝聚力、 战斗力。

  “实战培养”:

 培养一批“五个能力” 兼备的领军型后备人才

 2013 年 2 月,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提出预防人员的 “五个能力”建设, 即深入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犯罪特点、 规律的能力; 善于发现犯罪线索, 妥善处置的能力; 综合分析犯罪原因、 有效对策的能力; 熟练运用预防手段, 统筹谋划的能力; 开展法制宣传、 警示教育的能力。

 为此, 我们通过组织各类比武练兵活动, 以及参加高检院组织的素能比武, 完善人

 才结构, 涌现出以大兴区院李晓文、 昌平区院夏剑英为代表的“全国预防业务标兵”。

 逐步形成了 一支结构合理、 素质优良的预防队伍, 为在新形势下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架构北京大预防, 有了“五大基础考核指标” 为核心业务的引领、“扎实推进队伍建设” 为核心要素的推力, 年轻的检察预防队伍, 迈着坚实而灵动的步伐, 以一种专业的品质, “虚功” 实做。

 积淀厚重的北京预防,得以厚积而薄发。

 北京预防更多的“精彩”, 还在后头, 期待北京版块能“整体上市”, 成为可借鉴、 可复制的国标。

推荐访问:专业定制:怎么考、怎么干 定制 完整 文档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0828/3964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