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为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范文推荐)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9-13 09:1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为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范文推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公安机关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升广大民警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相关文件精神, 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并于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意见》。

 该《意见》 规定, 今后每年 3 月 5 日, 各级公安机关要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爱民实践活动。

 要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 , 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 争做好民警” 活动及“雷锋号” 单位、 “雷锋式” 民警评选, 发动公安民警继承和发扬雷锋同志的敬业精神、 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要坚持典型引路, 把学雷锋活动与学习公安英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用民警身边的活雷锋教育和激励民警。

 要紧密结合“三访三评” 深化“大走访”活动, 鼓励民警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 不断提高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要突出基层一线和窗口单位, 结合“创先争优” 活动和“党员先锋岗” 、 “青年文明号” 、 “巾帼文明岗” 、 “执法标兵岗” 等活动, 坚持以为民服务为重点扎实推进“学雷锋、 树新风” 活动。

 要广造声势, 做好学雷锋活动的新闻宣传。

 要加强警营文化建设, 运用文艺形式宣传雷锋精神, 进一步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意见》 要求, 各级公安机关要精心组织, 有力保障, 统筹兼顾, 通过学雷锋活动促进各项公安工作。

 要面向基层, 广泛发动, 采取民警喜闻乐见的形式, 努力开创全警动员、 人人参与学雷锋的生动局面。

 要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使学雷锋活动成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的新平台。

 要与时俱进, 积极丰富活动内涵、 拓展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使学雷锋活动常做常新, 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

 一、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 构成、 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 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在我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当包括: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 明确方向。

 江泽民同志指出:

 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 就会导致思想混乱、 社会动乱, 那将是党、 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总是随着时代、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 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 、 两个“不能含糊”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一点要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 贯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 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 不能含糊。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 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 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 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 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加强理想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要有远大的理想, 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

 ” 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 胡锦涛同志也指出:

 “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

 理想是有层次的。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 既实在具体, 又鼓舞人心, 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在本世纪头 20 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 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 建设者、 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这个共同理想, 把国家、 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

 这个共同理想, 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 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 胡锦涛同志指出: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 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包括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 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 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等优良传统; 包括了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 字创业精神” 、 九八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

 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

 火相传、 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 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 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

 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是非、 善恶、 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倡导什么、 抵制什么, 都必须旗帜鲜明。

 ” 荣辱观是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只有分清荣辱, 明辨善恶美丑, 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 13 亿人口、 56 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 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

 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涵盖了人生态度、 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二、 什么是雷锋精神 (一)

 雷锋的生平事迹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 年 12 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雷锋镇(原长沙县简家塘)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

 1949 年 8 月雷锋家乡 解放,他担任过安庆乡 人民政府儿童团大队长。

 1956 年 8 月至 1958 年 10 月分别在望城县安庆乡 (今雷锋镇) 、 望城县委、 治理伪水工程指挥部和开垦团山湖农场担任公务员、 通信员和拖拉机手; 1958 年 11 月至 1959 年 12 月在鞍钢化工总厂当推土机手, 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红旗手和标兵; 1960 年 1 月至 1962 年 8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任战士、 班长, 荣立二等功一次, 三等功两次, 团营嘉奖多次, 被评为节约标兵, 沈阳部队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60 年 H 月, 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1 年 6 月, 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 年 8 月巧日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

 (二)

 雷锋精神的由来 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 1963 年 1 月 7 日, 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 年 3 月

 1 日 ,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题词:

 “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 1963 年 3 月 5 日,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题词:

 “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董必武同志于 1963 年 2 月作诗歌颂雷锋: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 此后, 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 每年 3 月 5 日成了全民学雷锋日。

 雷锋精神不仅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 也为当代所需, 学习雷锋成为一种潮流。《我

 们的雷锋》 一书对雷锋的概括较为全面:

 “雷锋是奔向光明的苦孩子、 百折不挠的好学生、 勤勉上进的公务员、 激情如火的拖拉机手、 追求崇高的北上组长、 淬火成钢的合格工人、 以苦为乐的有志青年、 战胜自我的新战士、 为国分忧的普通一兵、 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 播种春天的校外辅导员、 烙尽职守的优秀班长、 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 谦虚为本的先进典型、 领导题词的光辉榜样。

 ”

 (三)

 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国际道德教育会议上, 曾经归纳出道德教育计划应当共同强调的内容, 共有四类:

 “1、 社会价值标准; 2、 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 3、 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 4、 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

 ” 从解读雷锋精神当代内涵的需求来看, 可以分为“指导思想” “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 和“个人价值标准” , 这些思想又恰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一对应。

 也可以说, 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集中体现的典型” 。

 三、 雷锋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意义 雷锋精神是我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

 从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到当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 雷锋精神很好地深入人心,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今, 提倡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的成功宣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锋精神是宣扬榜样的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是理论体系; 前者在前市场经济时期———人们思想比较单纯时期传播, 后者在市场经济和人们思想理性化和功利化的时期传播。

 二者确实有些不同。

 但是, 当代雷锋精神传播宣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雷锋精神是一种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其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精神; 雷锋精神经历了前市场经济的传播阶段并成功在当代存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一种精神。

 所以,宣扬雷锋精神可以有效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一)

 宣传者必须可信 提高宣传可信度, 首先要选好宣传者...

推荐访问:为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 全会精神 六中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0913/4606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