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10-02 15:4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形势与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 考核作业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分析

 姓名___ ________ 学号___ 专业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 ____

  2011 年月日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分析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在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退出后, 旨在为解决

 占全国近 2/3 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度。

 这一制度由政府主导, 农民自愿参加, 并由政府、 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处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 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 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

 在中国农村, 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 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 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

 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因此, 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有 94. 79%的农民表示需要医疗保障; 93. 75%的农民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78. 23%的农民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好处很多, 可以及时看病并报销一些医疗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 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这一制度实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2、 新型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 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 大病统筹机制, 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 10 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 就能得到国家、省、 市、 县财政共计 40 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 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

 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 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67. 71%的农民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问题; 71. 88%的农民认为此制度对生大病有一定保障; 78. 13%的农民认为参加该制度可以报销一些医疗费, 减轻经济负担。

 一位患阑尾炎的参保者介绍, 他的住院治疗费用共花了 1100 元, 通过社会统筹得到了 400 元补偿, 补偿比例为 36. 4%, 解决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疗费用。

 3、 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 统筹层次高, 管理体制健全, 各级财政补贴到位, 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 各乡 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经办机构统一管理, 并按照统一模式建立了县协调委员会、 县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 实行缴费、 筹款、 核算、 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有效地规避了制度运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提高了制度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开始试点到现在, 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制度推进与宣传不到位影响了 农民的参保。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存在着宣传不到位、 行政强制摊派等问题。

 前者导致农民对这一新型制度缺乏了解而不愿参保, 后者体现了地方政府为获得上级财政补贴和政绩, 粗暴地强制农民参保, 这两个问题都影响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正确认识。

 他们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有关术语不理解, 有的甚至看不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资料。

 另一方面是因为宣传内容不够详细, 存在着药品范围、 诊疗项目范围、 经办程序不明确等问题。

 另外, 有的农民由于没有履行及时告知义务或超过补偿期限或没有办理转院手续, 本可以得到补偿而没有得到补偿, 引起农民对制度的不满。

 这些问题都是管理、 服务和宣传不到位造成的, 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甚至一些已参保的农民对制度的可信度下降并打算退保。

 农民缴费少难以保障日常医疗费支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个人缴费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 但大部分地区的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 10 元。

 以辽阳市为例, 以户为单位, 每人每年缴费 10 元并存入个人账户, 用以买药和门诊看病。

 从缴费水平看,

 即使一个五口之家, 个人账户总额也只有 50 元, 这些钱用来支付全家人一年买药和门诊看病是远远不够的。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67. 71%的家庭认为, 新型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问题, 19. 79%的家庭认为根本没有解决; 64. 59%的家庭认为个人账户的钱不够支付看病, 27. 08%认为勉强够支付看病。

 由此可见, 农民缴费少导致个人账户资金不足, 难以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因此, 相当一部分参保者认为, 没有从此制度中获益或者没有看到此制度的医疗保障作用。

 政府的投入少导致保障水平低。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 除了 农民向个人账户缴费外, 各级财政对参保者每人每年补贴 40 元, 进入社会统筹用于大病补偿。

 然而,从制度运行的情况看, 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保障水平很低。

 调查结果显示:

 92. 71%的农民认为政府补贴不足, 64. 44%的农民认为大病补偿标准比例比较低。

 721. 53 元。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起付线, 住院或生大病治疗费用的 76%要由农民自己负担。

 如果再加上日常生病买药和门诊费用, 农民的医疗和卫生保健的经济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同时, 由于县、乡 两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差、 设备老化,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 部分大病患者不敢到这些医疗机构就医, 只能越级到市或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治疗。

 因为此制度中的大病补偿不是病种补偿, 而以医疗机构级别来确定补偿标准, 同时设有起付线和较低的封顶线, 即医疗费用在达到起付线以上的医疗费才予以补偿, 并且超过封顶线以外的医疗费不予补偿。

 因此, 就医的医疗机构级别越高, 补偿就越少; 同时还要扣除不在所保药品范围内的药品费用, 这样农民生大病或住院得到的补偿就微乎其微。

 有些病种(如癫痫病) 在定点的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治疗科室甚至不在所保的范围内, 只能到非定点的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这样就得不到补偿, 医疗费用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

 由此, 不难看出, 由于政府投入少导致受益面窄和保障水平低,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发挥得相当有限。

 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是实现城乡 居民共同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因此, 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现行制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既要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也要不断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 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的医疗和卫生保障。

 为此, 根据对辽阳市的典型调查分析, 应该在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

 现在中国还有近一半的农业人口没有被纳入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 他们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完全自费看病。

 因此, 政府应该加快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扩面工作, 使其覆盖全部农村人口。

 对于宣传不到位, 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农民参保问题, 应该加大农村基层单位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 如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 社区宣传栏等, 扩大制度的影响。

 同时, 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医疗术语、 政策规定和经办流程的宣传讲解工作, 增进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 尤其是要让农民了解参保的受益状况, 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保, 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是要适时适度提高农民个人的缴费额度, 提高待遇水平。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民的收入正稳步增加。

 以现在的收入水平, 农民承担每人每年 10元的保险费是没有问题的, 并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农民缴费的适当增加是可行的,并不会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

 与此同时, 在个人缴费的基础上, 应该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

 例如, 把政府补贴按一定比例存入个人账户, 让农民知道只有参加合作医疗才能得到补助, 而且得到的钱要比自己交纳的费用多, 这笔钱将记在他的个人账户名下, 别人不能私自使用。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病买药和门诊治疗的待遇水平, 使农民直接受益,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保障作用方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增加政府的投入, 提升保障水平。

 各级政府即是新型合作医疗的主导者, 也是最后的责任者。

 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投入的力度。

 从辽阳地区

 的情况看, 县级财政的压力大, 而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财政相对比较宽松。

 因此, 应该从实际出发, 适当加大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

 目前国家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投入主要是对参保农民的补贴。

 假设按 2006 年底参保农民 4. 1 亿人, 每人每年补偿 40 元计算, 共需 164 亿元, 如果能够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补贴, 就可以提高大病统筹的补偿比例, 扩大补偿范围, 降低起付线和提高封顶线, 同时还可以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 使参保农民得到更有效的医疗和卫生保障。

 只有这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目标。

 四是要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 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提供基本条件。

 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 农村普遍存在医疗机构少、 医疗设施陈旧落后、 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差等问题。

 这导致农村居民享受医疗诊治和卫生保健水平很低, 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因此, 政府应制定向农村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 拨出专项资金用以改善农村公共医疗和卫生条件。

 在这方面, 可借鉴印度和泰国等国的经验, 印度每年都向农村地区投入大笔资金, 用以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而泰国由政府公共投入, 实行全民健康保险计划, 也称“30 株计划” , 即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每次只需交纳 30 株挂号费(低收入的农民可以免费) , 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只有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加强乡 镇一级的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 改善农村落后的医疗条件,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才能彻底改善广大农民的医疗环境, 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推荐访问: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 政策 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1002/5450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