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东文档网!

2024年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优秀范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4-01-12 11:24:02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8篇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习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习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习

第20周:十、总复习

第21周:十、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教材分析

共有20个教学周,每周3节英语课。本教科书每单元的教学可用5节课完成,共12个单元50课。复习单元用4节课,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以复习为主。

根据教材编写的宗旨,现将教材具体分析如下:

1、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话题、功能、结构、任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吸取国外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的优点,又发扬国内以往教材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长处,以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基本结构的同时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通过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进行教学,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对话之中,力求使学生在操练句型时就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

2、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比较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

3、采用循环式编排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4、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所谓“早渗透”,是指某些词语和某个语法项目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先在前面课文中少量出现,使学生对之有所接触和了解,以便正式学习时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所谓“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教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不要进行淘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学生做到单词、课文能认读。

2、对每个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创造地学。

3、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标准是兴趣。(当然是一定要求的兴趣:单词认读,能整体认读课文,对话。)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教师一定注意三年级不能单纯地听说, 三级目标级级把关顺利过渡。

5、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三、实施方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真实的场景,真实的人物,在学中学会交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多说多练。

3、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引导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英语,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才能组织安排课堂,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名,男生人数居多,是女生人数的二倍多,相对而言,男生比较调皮,活泼、好动,因此,常规教育还是本学期的重点,只有有了一定的常规,才能有创新。从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的听课习惯还不够好,同学之间易发生冲突,不够和睦相处,课间经常发生打架,追闹事件。

二、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1、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教师的教,更方便学生的学。

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3、倡导合作学习。

4、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6、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总之,尊重学生是前提,“欣赏、鼓励”,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教学成功的秘决。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给师生无限创造的空间建立在兴趣、信任之上的“爱学”、“想学”;建立在鼓励发现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成功和进取欲望之上的“越学越爱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一定会成功!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本册教材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资料,更多地了解他们。”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课文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凭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宋庆龄、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习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后,学习伙伴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②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奇怪的大石头》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描写,学习伙伴在这段文字旁边,发出“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感叹,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揣摩他思考、提问的方法。

③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赵州桥》一课,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旁边,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的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后有

“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关于写法的提示。

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师》一课,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旁边,学习伙伴说“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课,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旁边,提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等等。

审查委员高度赞赏了这样的编排方式,他们在审查意见里写道:教材“导学特色突出”“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的引导向课外延伸。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把握适度。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有引导体会思想感情的;有引导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联系实际,加以拓展的。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学会学习。”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读出自豪的感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又体现兼顾基本要求。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如,《小摄影师》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玩出了名堂》课后安排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给予树》课后安排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整合,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本册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依次为:“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板块,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1)口语交际

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讲名人故事”“秋天的快乐”“观察中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风景优美的地方”“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

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要求。

(2)习作

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材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教材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等等。把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注意对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培养。如,语文园地四在习作提示里这样写道:“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八建议学生把一学期来的习作进行一个归纳整理,保存好。这些提示都是在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

(3)我的发现

根据年段发展特点,拓展“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认识一些语言现象。如,语文园地二,给出三个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然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三种形式的区别。全册共安排八次“我的发现”,分别是:多音字,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形式,描写颜色的词,区别形近字,成语中的反义词,一字多义,词的褒贬义,ABB的构词形式。发现的内容都是从本单元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或生发出来的。“我的发现”,从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审查意见写道:“"我的发现"能针对不同学段的水平、要求设计内容,有序拓展,既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发现规律,又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爱学、会学。”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园地二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园地三是描写秋景的对子歌,园地四是反映四时果蔬的韵文;园地五是十二生肖,园地六是写景的古诗佳句,园地七是描写思想方法的成语,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讲解。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语文园地一、四、五、七安排了四次认字的内容,这四次认字的安排,充分考虑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熟字去偏旁识字、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利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式,引导学生识一些字。这些字只认不写。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利用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识字。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

“我会填”和“读读记记”。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三、六、八分别安排了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园地二是形近字组词练习,园地三是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练习,园地六是三组按不同形式归类的词语,第一组是AABB式,第二组是“又…又…”的形式,第三组是“不…不…”的形式,园地八是三组按不同内容归类的词语,第一组侧重表现旅途的艰辛,第二组侧重表现商品的实惠和丰富,第三组表现人的神情、外貌和动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现象,读一读,记一记,有的还可以做一做。不要讲解语法知识。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全册八个语文园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四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①“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三安排了绕口令,在语文园地八安排了猜字谜。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②“成语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既是结合本组课文的拓展阅读,同时让学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安排的两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是历史故事,《刻舟求剑》是寓言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七。成语故事的安排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③“宽带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语文园地四介绍了鲁班、牛顿和瓦特发明和发现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古今中外更多这样的故事;语文园地六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有代表性的风景和物产后,让学生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样的安排,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加强了课内外的沟通。

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搜集资料,再交流搜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搜集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语文园地六关于“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就可以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学习进行布置,在单元末的“宽带网”教学时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搜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④“展示台”,主要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园地一展示收集的邮票、课外阅读的书籍和小组合办的图片展。园地五展示小组合办的手抄报、爷爷写的春联、自己做的风筝。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它具有举例的性质,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审查意见说:“"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新颖。新增栏目,如,"成语故事""趣味语文"等综合性更强,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习整篇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方面: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②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③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④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⑤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

⑥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3、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3)全员参与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迅速提高我校的语文成绩,抬升学校的综合地位,特此制定学校的语文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狠抓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为我校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与指导,掌握一定的语文学科渗透主题的方法,特色教学落实得更好。

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突出课堂教学的活动化。

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作文“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抓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教师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能力。

继续加强大阅读,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确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内容

1、本学期语文组要加大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研究新教材的力度,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专题性学习。

2、继续加强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创新,这学期我们也要走出校门,借鉴他山之石,研究小学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3、继续抓好作文教学,搞好同上一节作文课的活动。同时也抓好活动课教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听说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等。

4、继续加强大阅读,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5、结合学科特点,建立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学科评价方案,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的改革创新.

四、工作措施:

1.狠抓课堂教学。坚决反对教师逐段讲解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精讲点拨,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气氛要活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避免死气沉沉。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解决好识字、朗读、口语表达的问题,让学生真正识好字、写好字,把课文读好,多看书、多背书,增加语言积累,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好基矗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解决好阅读和写作,扎扎实实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加大教材的钻研力度,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尽快熟悉小学阶段自己所教的各年级的语文教材及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全局,脑中有整体,从而准确、全面的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预防出现教学的疏漏。

3.加大课外阅读量,增加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博览群书,广泛摘录,按新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保值保量的完成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重点包括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且必须是一桶活水。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要用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度、语文修养感化学生,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所教的语文课。

5.各个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努力使学生的知识不出现亏空,努力做好接力棒的传递工作。

6.加大周记写作力度。可以要求学生养成周周写周记的习惯。周记的范围,教师要告诉学生可以写一天来自己的所见、所思、所闻、所感,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名篇赏析、读后感、心灵感悟、内心独白等,总之,不要使学生产生惧怕感。(对于周记的批改,对五十人以下的学生,教师每周要批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对五十人以上的学生,教师每周要批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这样轮流批改,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批改。)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开始学写周记,尽量每周一个。

7.加大阅读教学力度。对讲读课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切实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略读课文,教师不讲,由本级部的语文教师根据考试时阅读题的模式,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人出一份出相应的阅读训练题,然后进行整合,作为本课的阅读训练题,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集体订正,以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要再写详细的教案,只把训练题目附上,即可作为本课的教案。

8.加大作文教学与批改力度。学校要求每一名语文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写作或讲评公开课,并且将上课日期上报教导处,教导处做好记录,并要求语文组所有成员进行听课,并做好听课和评课准备。同时,语文教师对每一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的作文人人过关。学生的作文要求两周之内完成,学校教导处、督导及教研组长每隔两周检查一次作文。如:三、五、七等周的周一至周五时间检查。对不按学校要求工作的教师,教研组长先与该老师进行意见交换,督促其马上完成。如两天后再检查,还没有完成任务,学校将通报批评。同时要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课外阅读作业,开设课外阅读汇报课,让学生广泛涉猎,增加语文写作素材。对作文的批改要做到面批或精批细改,不求数量求质量,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的任何一篇作文都达到课标要求。

9.同上一节课活动专题化”。根据我校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的问题,本期语文组继续进行“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活动”。同一年级教师同上一节作文课的研究专题的活动。我们计划在9-11月期间上完,每位教师必须听,“同上一节课”活动由各教研组老师共同研究本年级的习作教学的重难点,各位教师再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上出自己的作文风格,让大家取长补短。

10.续落实每周、每月的周记和月记,鼓励教师们在每个月的月记中,写写自己在教学中鲜活的案例。

11.于朗读教学,希望每位教师在备课之时要备朗读。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三年级上册,望采纳!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6

一、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本册供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英语的学校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三年级共有学生43人。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刚接触到英语,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会因遇到困难,而遭受挫折。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学习的信心,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具有认真听大声说仔细读正确写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2、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情景下学会说相应的话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班级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儿童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

1 周 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 时 第1周 ~ 开学准备 ? 第2周 ~ Unit 1 Hello(A) 2 第3周 ~ Unit 1 Hello(C) 2 第4周 ~ Unit 1 Hello(B) 2 第5周 ~ Unit 2 Colours(A) 2 第6周 ~ 国庆节放假 ? 第7周 ~ Unit 2 Colours(B、C) 2 第8周 ~ Unit 3 Look at me(A) 2 第9周 ~ Unit 3 Look at me(B) 2 第10周 ~ Unit 3 Look at me(C) 2 第11周 ~ Recycle1及中考复习2 第12周 ~ Unit 4 We love animals(A) 2 第13周 ~ Unit 4 We love animals(B) 2 第14周 ~ Unit 5 Lets eat(A) 2 第15周 ~ Unit 5 Lets eat(B) 2 第16周 ~ Unit 6

Happy birthday(A)

2 第17周 ~ Unit 6 2 第18周 ~ Happy birthday(B、C) 2 第19周 ~ 2 2 第20周 ~1。13 2.复习Unit 1 --Unit 6 ? 第21周 ~ 期末复习考试 ? 第22周 ~ 考试 放假 ?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四、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单元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与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第九单元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产意识。

3、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六、本学期培优提差的具体措施:

七、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全学期大约有15%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这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习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 13课时

数字编码 ??????????????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 5课时

数学广角 ?????????????? 3课时

总复习 ??????????????? 5课时

总课时 ??????????????? 56课时

推荐访问:上册 工作计划 教学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语文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表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英语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表语文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数学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共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语文2023

本文来源:http://www.wd2050.com/jiaoxuesheji/2024/0112/65703.html

推荐内容